当前位置:第237期>>第三版
王成勇:破解脆性材料高速加工国际重大技术难题

方向有价值,行业有意义,这是我们致力项目研究的前提。稳定、高性能、符合市场预期的技术研究更需要长期产学研合作的积累。

王成勇,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广东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应用成果)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应用技术类)1项。

脆性材料高速加工是一道国际重大技术难题。我国脆性材料加工时易崩碎断裂变形、加工精度低、刀具磨损严重,碳素热场和石墨舟核心技术长期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成为制约我国模具业与光伏业发展的瓶颈。2003年,王成勇教授团队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联合企业进行多种难加工脆性碳素零部件的加工机理和工艺技术等的探索,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形成了国内最早的石墨高速加工、石墨电加工、石墨加工机床和石墨加工数控编程技术的文章,广工也成为国内最早从事石墨高速加工与电加工技术系统研究的高校。

经过十余年的深入研究,王成勇教授团队在大型薄壁、微细结构难加工碳素零部件高速精密加工技术与工程应用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项目获201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51篇,SCI/EI收录24篇。研发的石墨电极、碳素热场和石墨舟在光伏业、模具业骨干企业中得到成功应用与推广,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近三年新增销售额15.20亿元,新增利润1.46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约设备成本约83.6亿元,节约电费约33亿元。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技术国际领先,打破国外垄断,全面实现国产化替代与升级,迫使国外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为我国模具工业和光伏产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谈及创新的经验,王成勇说:“针对产业关键技术及应用问题,坚持到企业实地调研,基于产业关键技术难点进行攻关,开展深入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才能使科技创新落实到生产需求上,切实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