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246期>>第四版
工大故事
筹办广东机械学院往事
作者:杨宝泉  


【口述人】杨宝泉,教授。1932年4月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1946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曾任古大存秘书。1980年底至1987年任广东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

杨宝泉(中)访问香港大学

广东机械学院表彰大会

杨宝泉(右一)与学生谈话

1980年底,经省委决定,我调到了广东机械学院工作。

广东机械学院创办于1978年12月28日,是国务院批准的省属高等院校。申办单位广东省机械厅原计划以省机械研究所和机械学校为基础来建校,但机械研究所一直保持着独立的省属研究机构的名分,未成学院基础。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广东是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又先行一步,急需机械工业人才和技术。从广东的高教情况来看,华南工学院是部属高校,而原来的广东工学院搬去韶关后,改成了矿冶学院,工科教育远未达到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广东经委和机械厅提出在省机械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机械学院,是形势的需要。

我到职后上级批建了临时党委,由我任副书记,机械学校校长谭枫、副校长杨伟、书记闫书年等为委员。先建立相应的机构,教务处由原机械学校管教学的副校长索鉴善兼管,人事由书记闫书年兼管,其他副校长也兼管后勤等相关机构。

师资、经费在哪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马临来穗讲学说,当校长最要紧的两项任务,一是筹措资金,二是选好师资。搭起架子后,进一步了解情况发现,现在的基础,要办成正规的工科大学,条件相差甚远。首先就是经费和师资不足,没有正规来源渠道。因为广东机械学院是工业口提出创办的,高教局并未将其列入高校之列,这意味着不能享受高校的经费、师资等待遇。在一次省高校会议上,我提出这些问题,工口机械厅负责人孙毅同志拍着胸脯说:“学校的机械设备、其他费用都由我们工口出。”高教局的一位同志则表态说:“我们只负责招生的人头费用,招多少学生,给多少学生饭吃,至于基本建设、采购实验室设备等,你们自行解决。”因此,只能先用省里给机械学校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的480万补偿费,但对于整个筹建工作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这些钱急需先用于:搬走学院路旁阻碍交通的两座大山,空地建运动场,其余新建一座办公楼、若干教研室,又建两栋宿舍,至于按原国务院批准的专业建设,必需经费就捉襟见肘了。

鉴于资金短缺,我们决定,原来国务院批的几个既需要建大实验室、花大钱买设备,专业性过细、又不是非常急需的专业,如压力加工及设备、液压传动、组合机床等,暂不开办列入招生。

专业方面尽量只选社会急需又少花钱的。80年代初,搞经济建设,当时提出需要技术、管理,两个轮子推动。我们在机械学院原有的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企业管理专业,稍后又增设了机械外贸专业和计算机微机基础教育两个专业。为此,我校加入了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基础部主任韩晓萍为理事,我被选为名誉理事。我参加了机械部高校筹备“企业管理”专业协作网等更多的有关该专业开办的活动,这个专业只需购置语音设备和微机。师资方面,我们请一些外贸学院教师兼任,如此还能加强学生的外语学习。实践证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后来报考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比较多,相应的人头费也多了,帮补了仪器、设备的费用,自然也就省了钱。

开办企业管理专业

机械部于1982年5月在广州召开部属高校会议,讨论建立企业管理专业问题,我校被邀参加筹备工作,我协助陕西机械学院院长韩克敬主持,会议在广东省府会议招待所进行。

这次会议除机械部属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也有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等教育部属高校列席。如华中工学院的蔡希贤(他是我在华中时的老师),华南工学院的厉以京等。韩克敬是学数学的,教务处长出身,对教学很熟悉。我在两个工厂——多品种机床厂和多品种(绢、麻、棉、染)纺织厂工作过,对工厂比较熟悉。关于企业管理专业设置哪些课程等实际问题,我们共同商量、筹划、讨论,集思广益,最后敲定,部属高校开办“企业管理”专业。参加此次会议对广东机械学院设置这门专业受益匪浅。此时,广东其他高校还没有这个专业。

关于教师来源,高教局同样不管。1983年华中工学院建校30周年,我和机械厅教育处长彭海庭是校友,被邀回母校,期间,蒙校长朱九思亲自到舍赐见,我表谢意后,趁机向老领导报告,我受命担任广东机械学院新建任务,请母校大力支援师资。老校长当即应允,后来由副书记王树仁同志主持办理,陆续调给了李定毕、陈锷、姜维衡等教授级骨干和孙友松、陈晓天等资深讲师,也调给了政工骨干薛发明、利果林等。

访问香港之行

1981年,广东省机械厅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闵建蜀教授来讲学、访问,我参加了闵教授的一次讲座,主要内容是营销理论。从他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此人学识渊博,常常一语就点通我在实践中遇到的商品销售问题。讲座结束后,厅领导指定我陪同他活动一两天,从而就比较熟悉了。

1982年,闵建蜀教授发函邀请我去香港访问。机械厅决定我和教育处处长彭海庭等三人一起去了香港。我被邀参加由校长马临主持、新华社曹社长、社会名流庄世平老先生等参加的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庆典活动。走访了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学院、生产力促进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稍后我们拜访闵教授,首先表示感谢,谈了收获,接着提出希望和要求,虽然有感冒昧,但考虑到学院的发展,还是提出,我说:“闵教授,我们这个广东机械学院是新办的,教学力量薄弱,将来还请您多多扶助啊,现在,恳请您屈尊来我校任客座教授,行吧?尤其我们办的企业管理专业,”他很客气,也很真诚地说:“杨院长,不是我不去,而是我现在两边都不得好,一个是香港这边,说我拿着香港的工资,经常到大陆去讲学;一个是大陆又说,我们现在是计划经济,你老讲这个营销学、市场什么的。不过,我建议你倒是可先搞一个半官方性质的学术组织,比如‘营销学会’,这样我可以当学会的名誉理事”。我觉得是可行的,向他表示感谢。我一回来就向经委领导汇报了办营销学会的事,但他们没有立即表态。

创办省营销学会

1983年,干部终身制取消了,一大批满60岁的干部都离退休了。暑假期间,我住院,经委派了两个处长来找我,一位叫卢明高,另一位叫郑林书。他们问我去年汇报建立营销学会的事。于是我把这件事的过程又讲了一遍。他们说:“好,搞起来我们再联系。”我说:“如果营销学会成立的话,注意请官方委办牵头,同时我建议由闵教授当名誉会长,而不是名誉理事。”

营销学会成立后,闵建蜀任名誉会长,经委副主任杨开茂任会长,外经贸委主任徐德志等经济口多位厅长任副会长,我也是副会长之一。起初,营销学会的牌子挂在那里有不同意见,因为营销杂志编委在我们企管系,常务理事是我们机械学院的管理系主任陈听枢。我想牌子挂在这里应该问题不大,但机械厅厅长说挂在高校不合适,要挂在省机械厅下属机械进出口公司,厅里还派了干部下去当副秘书长。营销学会组织的活动比较多,参加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1984年左右,在中央确立了计划第一、市场第二,正式确立市场经济的地位以后,很需要营销的理论来指导如何开展市场经济,伴随着这股“春风”,营销学会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也赢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关注。

开设机械外贸专业

机械外贸专业,广东没有,据知当时全国也没有。那我们开办此专业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改革开放后,我发现外国人参加展销会时,前台的人要推销我们的产品,对某个机器的性能、作用和价格等一系列问题,都讲得清楚。但在外语翻译中,涉及专业词汇就说不清楚。比如用钢和铁,二者的性能,也许翻译能说得清楚,而合金钢中什么铝合金、钛合金、各种铜基合金性能及硬度的表达就说不清楚了,又得找工程师弄清,中间环节非常复杂。还有价格问题虽可以回答,但到底是离岸价还是到岸价,也说不清楚。鉴于此,我想我们需要复合性人才。工厂生产产品,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学校培养人才,也是为了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广东(广州)自古是通商口岸,现在一年两届交易会,又是改革开放排头兵,需要大量外贸人才。所以我们大胆突破藩篱,开办“机械外贸”专业。

开始我没直接用“机械外贸”专业的名称,而是叫企业管理第七、八班。招生的时候,优选这两个专业的考生,对他们的身高、外语基础要求会高一些。参加高考的学生知道,按他们的成绩,报一本重点大学完全是可以的,像华南理工、中山大学等等,但他们也担心考不到好专业。既然如此,不如就报考广东机械学院最好的专业——管理和外贸专业,肯定错不了。无独有偶,稍后闻知,由六机部主管的上海交大1983年就有工业外贸专业。当时,柴树潘任六机部部长,他赴欧洲考察后深知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如此,我们有了榜样。

这样一来,我们公开亮相,报考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一下变多了。开学典礼上,企业管理第七、八班的学生,男生170cm左右,女生160cm以上,堪为一小亮点。学生招多了,未增多教学设施类开支,但人头费增多了,经费略宽松,缓解些了。

这时我来校多年了,许多老同志、老朋友深知我在校的困境,劝我调动改善一下,我也考虑过调动,最终未走是有两点考虑:一是华中工和其他单位调进的教师,都是奔着广东机械学院是本科高校而来。即使眼前教学条件差,住宿条件也差,他们也坚守克服。若是我走,加重了办学困难,有关当局把学院真的改成大专,不仅会影响科研提高,也会影响他们职称的晋升。是我把他们调进来的,对他们而言,我会觉得愧疚。第二,组织培养了我上大学,进修机械专业,现在正是学有所用之时,虽然在职务上有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原因是屡受非正当梗阻,但从工作上看,省委对我是非常支持和信任的,不能因为经费困难多等问题,就一走了之。作为一名党员,好好想想就坚持下来了。

1987年初,为加强高校建设,中央决定所有的高校必须配齐院(校)长和党委书记,省委推荐了华南工学院的两个教授给我,征求我的意见,要选一位当院长。我看了他们的档案,苏树珊参加过华南工学院的党委,留过苏,又是土改时我与中大团委书记李伯天介绍入党的,我觉得比较适合。省委常委通过了苏树珊任院长,并下达了通知,杨宝泉任书记(未下达通知)。

我在机械学院工作七年中,工口和机械厅的党组织自1983年底起,多次报我当书记兼院长。据知,第一次上报后,因整党至84年未成行。1985年再上报后,省委通过并准备下达时,又因其他原因暂时放下。1987年,我觉得自己能做、该做的工作都努力去做了,于是打报告给省委,说现在班子齐了,建议让管学生的副院长薛发明当党委副书记,主抓学生工作,苏院长兼党委书记。我申请调走,最终省委同意了。1987年12月我调到广东国际信托公司工作。

院、校分离

1981年初去机械学院前,除了我任领导职务,厅领导还物色了几位老处长,但他们最后都推辞说:“我们没进过大学,肥猪肉也没吃过,不干。”我事前不知,也不能那样推辞,因为党送我读大学,学的就是机械专业,现在要我去,或算是临危授命吧。

经过两年多实践,首先是体制问题,而实际问题是经费、师资等无从解决,孙毅厅长也感到须另寻出路,他亲自带我和彭海庭先到机械部教育局,盼能收归部管,未果。再到汽车局找饶斌局长,再到华南工学院,拟办分院等,皆因学校的现状不被看好而作罢。如此,若机械厅确实没法办下去,学院可能会被教育口收走。若此,则意味着原来的机械学校因已是院下属也将被带走,对机械厅来说,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1984年,遂提出院、校分家,即将机械学校和机械学院分开。这样一来,原来属于学校的房子等固定资产划回给学校,对筹建学院基础来说,抽去机械学校,等于釜底抽薪,学院存在发展更是难上加难。难归难,学院终归要继续办下去,因为总比当时舆论中拟把大学缩办为大专以减轻负担之举要好。

对形势变化,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充实原来的临时党委,健全学院领导班子。提拔陈听枢、薛发明两位副院长。广东工学院刘景云副院长主动要求来院工作管教学。他们都是党员,参加临委。工作班子齐了后,我向组织提出要求:自己属于临时的滥竽充数,要求调离广东机械学院。但组织部没答应,并说要做下去,不会派书记来。

二是寻找加强专业教师力量。为选拔合适的专业教师,我决定再次向母校——华中工学院求助来解决机械类教师问题。

母校尽量选广东籍教师,因为广东人有积极性,愿意回来。不久,从华中工学院又调来一批骨干,基本上都是资深讲师和副教授,有机制、冷热加工、数控自动化等专业,算是基本解决了机械系教师问题。

三是办好企业管理和新开机械外贸等专业。这两个专业开设起来难就难在需要专业的教师来上课。我们的措施,一是以老带新,副院长张听枢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进修管理;二是送出去培训,先将77级机械专业毕业生陈小实、孙晓野等数人送去进修管理专业拿双学位,又选择在外省工厂从事技术或财会工作,并且获得中级职称的校友调回来,聘任为企业管理教师。加强英语方面的教学,外聘外贸学院教师。

一封邀请信

1995年,广东机械学院、广东工学院以及华南建筑学院(东院)合并成立广东工业大学,高教局和广东工业大学发给我一封邀请函,希望我参加广东工业大学成立大会,我很高兴,他们没忘记我。由于我当时受聘在香港某公司工作,无法在现场分享这份喜悦,于是回信写道:

广东工业大学区书记、钟校长:

广东工业大学正式成立了,承蒙邀请我参加庆典,我感到十分荣幸,谨表诚挚的谢意,广东省决定并经过国家教委批准,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华南建筑学院(东院)合并组成广东工业大学,是广东高教战线的一件大喜事。对于广东建成教育强省,加强高教专门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作为曾经负责过一段广东机械学院工作的同志,对此感到欣慰和鼓舞,热烈祝贺广东工业大学成立!

杨宝泉

一九九五年一月三十日

广东工业大学现在是广东省重点大学,属于一本院校,也是广东省高校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学校。看着自己曾经参与创办的广东机械学院能有这样的发展,我感到非常欣慰。